close
大意怎麼教?
備課時,以課文本位閱讀理解策略為參考依據,三四年級達成的目標,甚至跨越至「高年級」以「結構進行摘要」。
和三年級一樣,預習單是「三次閱讀」+「大意」+「句型」,但四上了,孩子長大了,「段落大意」進階成「課文大意」。
除了藉由老師的提問找出「段落大意」之外,希望孩子仍能「歸納+統整」出「課文大意」。
「段落大意」不再寫出來,只要在「課本」裡畫線就可以了。
新學期開始,為了恢復孩子的記憶力與能力,在黑板上再次全班一起討論出「段落大意」,藉由老師的提問找出「關鍵句」+「刪除策略」,老師只是寫出關鍵字句。
在段落大意上加上「小標」--記敘文最常見的文章結構:原因(開始),經過,結果
如何「歸納」課文大意是孩子最難的部分,加上六個連接詞->首先、接著(再來)、最後,先讓孩子口說「課文大意」,再來是寫下課文大意。
孩子的課文大意完成。
每一課都是這樣的練習,對於課文大意的「刪除/歸納/統整」策略,會慢慢掌握技巧。
另外,班上有「讀報本」,每課都補充一篇相關主題國語日報文章,其中的「內容大意」,就是孩子「學習遷移」的表現,學習了課文中的技巧,讀報本裡的文章「內容大意」就是自行「摘要」能力的展現,閱讀文章後, 要能自己運用「「刪除/歸納/統整」策略,完成摘要。而「內容大意」是由「三年級下學期」開始讀報後就已有的練習,只是國語課文的「課文大意」是一直到「四上」才開始。
透過不斷的練習,孩子「摘要」能力必定提升!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