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兩天段考,看著每一班孩子振筆疾書的模樣,終要面對的是「成績」,了解自己這階段的學習成果。
雖說重視「過程」勝於「結果」,老師是啦啦隊,常鼓勵孩子盡力而為,陪伴不能少,但.....孩子真的盡力了嗎?這樣就好了嗎?
如何讓孩子更好?
「恆毅力」一書、「幫助每個孩子成功」一書都提到大人要了解孩子過去環境的影響,投球與回擊和自我連結的狀況,給予孩子協助,保持熱情,刻意練習,並提高對孩子的期望,孩子的表現就能再精進,但這期望的標準拿捏不容易啊!
期望太高,孩子與老師都是煎熬;期望不夠,潛能發揮了嗎?
「我和我的冠軍女兒」一片,教練只想有獎牌就好,父親則了解女兒的能力,以冠軍為目標,過程中的身心痛苦,親子衝突......有時讓人人覺得父親沒人性,不懂得體諒男女生理的差異,但「堅持」的結果是抱得冠軍獎牌,為國爭光。
父母與老師如何協助孩子成長,標準在哪裡?值得深思!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