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得好才能答得好 (國語日報家庭版99年8月20日)     文/Bubu

  一個問題如果問得好,就能引發答問者表達心中的所感所思,使談話愉快,內容充實;這是好大人與好孩子在溝通上要不斷成就對方的終身學習。

  如何使回答者感到自在,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關鍵繫於提問者的態度與使用的語言;問得不好,通常就得不到真正的好答案。

  與孩子談話的時候,大人應該運用判斷,來幫助孩子練習好的問答方法。問題能答得流暢自如,首先一定要吻合個人的生命經驗;有些問題的原意並不是不夠好,但如果問法太過「高規格」,或使用過於籠統的字眼,就會使生活經驗尚淺的孩子無言以對,甚至因而引出違背心意的玩笑亂答。

  上個星期,我舉辦一場新書發表會,有位讀者在討論的時間,對小朋友一口氣提問了四個問題。四個子題的大意都是想從孩子的角度,來了解他們參加過小廚師活動之後,他們與家人的互動引發了哪些影響。當時,我忍不住笑著說:「這些問題應該連大人都很難答得清楚。」所以,我本想請自己所帶的第一批小廚師——二十歲的小女兒先回答,再看看小朋友是否願意因為大姐姐在前頭壯膽而鬆緩氣氛,肯自然的打開話匣子,但那位提問的朋友說:「我想聽的是小朋友的想法。」因此,我只好回頭去徵詢:「有哪一個小朋友願意回答問題?不過,絕不勉強。」

  不出我所料,沒有一個孩子自願回答這一連串的提問。但難道這就代表孩子沒有能力表達他們的心情嗎?我不以為然。受邀請的六個小朋友事先並沒有被告知會接受提問,因此他們感到緊張或不自在是必然的。要小四、小五的孩子在幾百個人面前自在的暢所欲言並非完全不可能,但這樣的大哉問對孩子來說太艱澀,缺乏可以簡單下手的切入點,反而會把孩子逼到窘境,使他們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大人的眼光與期待上面。

  我們總說,對孩子應該「循循善誘」,這「循循」就是慢慢、有秩序的步驟。因為懂得孩子的心情與狀況,才能用適當的方法「助長」,但不須「揠苗」。我認為當天孩子一直在人前工作,那些正在進行的活動有許多值得我們觀察,如果以工作現況來提問,孩子回答起來會更自然、更有根據。為什麼我們總是習慣提出一個非結論性、須長遠觀察的問題,讓這些才初試啼聲的孩子感到啞口無言呢?

  要孩子以做家事如此單純的活動,來分析對自己家庭產生什麼影響,實在是範圍太大、命題太深了,這樣反而阻礙了經驗中可以提出的答案。這讓我想起小時候的作文,大家總要在結論時,樣板的寫下:「我將來長大,一定要做個有成就的人,來造福社會(或全人類)。」這意思其實一點都不違背心意,也不難懂,但用語就是不符合孩子這個年紀應有的經驗,因此,這樣的答案一聽就知道是背來的範本,而不是肺腑之言。

  學習用問答來探討、深化兩代之間的溝通是非常好的課題,但不要忘了,孩子是等待「被了解」,而不是被考驗或考試的對象。大人要問得好,才能期待孩子答得好;在一問一答之間,我們所要傳承的不單是知識的分享,還有體貼的觀察與願意聆聽的真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風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