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筒和一公升正方體必備的容器不可少 ,
今日剛好老師買了500c.c.的胖胖瓶,讓孩子看一下500c.c.的「量」有多少?
請孩子寫出這正方體容器的容積,以及算法。
第五組和第二組比較完整,有些組別仍是用公式而已,可見體積公式的遺毐不淺。這要排毐!確定孩子已恢復記憶,加深孩子認知 。
複習正方體容器的容量是一公升的方法,再次拿出1立方公分的小積木,排給孩子看,因為有10立方公分積木,有100立方公分積木,1000立方公分積木,方便操作給孩子看。
先由一層開始,二層、三層......建立「高」的概念,這是淯婷老師特別提點的重點,因為接下來的容積計算,許多都有水位變化題。
數學日記第一個問題:一個物體的體積等於容積嗎?請寫出自己的想法。
大多數孩子都寫一樣,只有少數孩子有不同的想法。
這孩子已想到無蓋題及厚度問題。孩子沒有上安親,自己回答的。代表有容器「裡外」的概念。
全班一起來同找出同一容器的「體積和容積」。
努力的用尺量。
老師:算裡面的容積時,牆壁是不是要扣掉?
你認為呢?
分工合作
考驗眼力
各組算出體積和容積
我們說這一正方體的容積是一公升,等於1000立方公分,但求出來不是一公升吔?
這組的誤差更多,高只有 8.8公分 ?長寬超過10公分?
不過,最後結論是同個物體的體積大於此物體的容積。容積是容器內部的大小。
孩子已知道水面上升的量就是物體的體積,接下來就是溢出的水量與物體體積的關係?
量筒裝滿,放入積木,滿出來的水量如何測出來呢?
孩子說:用量筒裝起來,看看水量是多少 ?
好,試試看!
老師,為什麼我們這一組水不會溢出來?表面張力這麼大?(哈哈哈!笑聲在耳邊)
孩子說:用尺刮一下?(好方法!)
再次裝入量筒裡觀察看看是否是我們放入的積木量?
是哦!
不是哦 !
實驗都有誤差,只是愈小心翼翼的組別,最接近積木量。
接著看看習作題,「溢出題」在哪裡?
試著讓孩子將問題分類,在分類的過程中可以想起實作的印象,協助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