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雕刻家,說明文+寫景,因此,讓孩子練習說明文的寫作是一大目標。另,讓孩子做第一本小書,開門書,希望激勵孩子寫作的興趣!
情 節 安 排 |
結構 |
小標題 |
段落大意 |
總說 |
風和水 |
風和水是大自然的兩位雕刻家。 |
|
分說 |
風刀 |
風刀的作品,以野柳海邊的女王頭為代表 。 |
|
分說 |
水刀 |
水刀的作品,以秀姑巒溪邊的大石頭為代表。 |
|
總說 |
寶藏 |
風刀和水刀作品是大自然帶給人們的寶藏。 |
校園的美景與孩子生活密切,鼓勵孩子找出心中的兩個美景。
計畫讓孩子學習「總分總+說明文」格式描寫校園景物。
以這一課的結構來描寫:
一、總說:大竹美景一和美景二
二、分說:美景一介紹
三、分說:美景二介紹
四、總說:大竹美景值得大家來欣賞。
第一步:
請孩子利用下課時間到校園裡觀賞景色,並找出心中最美的兩個景點。
第二步:
我要怎麼介紹這兩個美景呢?
模仿本課第一段的寫法:大自然有兩位神奇的雕刻家,那就是風和水。他們雕刻出許許多多奇石,給人間帶來了大好風光。
請孩子準備好第一段的寫作內容。
因為三年級孩子常會弄錯老師的意思,為了確定孩子已了解寫作方法,請孩子一個一個上台,並對著全班同學介紹。
先說再寫,也讓老師知道孩子是否已明白「第一段」的寫法?
第三步:
利用早自修請孩子用紙張寫出第二段的內容。原本用意是避免錯字太多,影響了小書的製作。
但,還好老師有先看一下,有孩子將兩個美景都寫在第二段裡,仍無法理解「分說」的意思。
課文說明+美景舉例說明後,仍出現這情形,因此,個別指導是必要的。
第四步:
開門書帶著做,指導每一段的寫作位置,請孩子將第一段和第二段寫下。
第五步:
第三段仍是寫在紙上後,讓老師檢查後再謄寫下來,不讓孩子寫在聯絡簿,就是希望孩子能自己在學校完成這一篇「說明文」寫作。
(有孩子告訴我,他的「日記」都是安親班老師寫下內容讓他抄的!!!)
第六步:
直接完成第四段的寫作,老師馬上看並給予指導,先完成的孩子就先設計封面+封底。
發現
三年級的孩子寫字速度真的不是很快,先口說再寫下,一段又花了一節課的時間,所以課堂時間不夠,只好運用早自修的時間等待孩子完成文章,慢慢的,一些孩子比一開學時快,仍有幾個孩子落後,考驗老師耐性,最終完成小書,全班都要展示在佈告欄裡,並不時提醒孩子「習慣二:要事第一」,「習慣一:主動積極」的完成自己的作品。
看見同學作品一一掛上去,自己不加快不行啊!終於全班都展示出來,彩色的佈告欄,大家都有成就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