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四上第二單元讀寫合一要完成「校園之美」,因為第五課老榕樹下讀報紙寫了一篇「我的讀報經驗」,第七課收藏秋天寫了一篇「收藏**」詩作,所以「校園之美」就擱置。
四上翰林第三單元-家鄉行腳,原本規劃「美哉大竹」一文,因第八課靜靜的淡水河寫了一篇「四季圖文詩作-顏色仿作」,第九課鹿谷美地,凍頂茶香「茶道體驗」,因此,「美哉大竹」改為上一單元的「校園之美」讀寫合一。另一方面也因為「美哉大竹」必須帶孩子出校門或請家長協助,為了避免勞師動眾,就以校內美景為主。
家鄉行腳,四課都是家鄉景色的介紹,因此,「校園美景」最符合孩子的生活體驗,從一年級到四年級約七百天裡,對校園熟嗎?
問孩子,孩子說當然很熟呀! 但一問「夫妻樹在哪裡?」「百年樟樹呢?」「茶樹呢?」一問三不知!
百年芒果樹、活動中心和椰子樹最易分辦,也最多孩子知道。
拿著平板到校園捕捉美景,孩子興奮不已!
芒果樹奶奶的樹幹,要好幾個孩子才能環抱!
用flyer拍照記錄一下,拍葉子、拍果實、拍樹蔭......
活動中心,遠望像什麼?
拿著平板拍照,平常少有這種經驗,當然樂此不疲!跪著、坐著、站著......找到自己最愛的角度。
夫妻樹!好好拍照一下,並在樹蔭下感受涼快的風!
枝葉繁茂,美景如畫!
石桌石椅,閱讀樂趣多!
另一種閱讀樂!
回到教室討論一下,如果沒看仔細,可以打開平板再看看自己拍的景,想想像什麼?有什麼感受?
文章採取「總分總」結構,「分說」小主題,並說出自己的想像......
雖然「總說」部分都是芒果樹、椰子樹和活動中心,但每個孩子想像不同,用的「譬喻句」不同。
再來「分說」部分,採取「事實」+「想像」+「感受」五星級寫作方式描寫。
芒果樹
椰子樹
活動中心
最後再「總說」
這一篇沒有寫在稿紙上,以「小短文」呈現,讓孩子對美景有感,並能運用想像力描寫,對校園景色更熟悉、更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