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翰林六下國語第二課橘化為枳  文言文體

第二課 橘化為枳      原文選自晏子春秋

原文

  晏子將使楚。楚王聞之,謂左右曰:「晏嬰,齊之習辭者也,今方來,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對曰:「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王曰:『何為者也?』對曰:『齊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盜。』

  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王曰:「縛者曷為者也?」對曰:「齊人也,坐盜。」

  王視晏子曰:「齊人固善盜乎?」

  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於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

  王笑曰:「聖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思考著如何讓孩子接受「文言文」,並能了解其涵義。

在此之前,必須先了解「前因後果」,再來會「用自己的話」說出文章的意義,也就是「翻釋」。

不喜歡要孩子死背解釋與翻釋,那要如何讓孩子有興趣呢?

 

備課時想了「拼拼樂」,上學期曾參考備課趴裡的案例運用在「荷塘月色」新詩體的文章排列、切割、黏貼。

因  上次的經驗是由孩子由整篇文章自行切割段落,有點難為孩子,

所以這一課改為白話及文言文都是老師將段落切好,由孩子分組討論並排出順序就好。

1.jpg

將備課時的結構分析,文言與白話對照表格放大成A3大小的文字,字體夠大,孩子操作比較順手,而且特意將順序打亂後發給孩子去討論。

 

 

鼓勵當順序排好,請孩子說出各組運用的「策略與方法」,可以是「關鍵字句」、或曾經學過的「結構」方法......

DSC01182.JPG

先發下「白話文」部分,請孩子在白板上試著討論與排排看。

DSC01162.JPG

DSC01157.JPG

白板上寫出排列的方法。

DSC01161.JPG

由情節的先後順序來排。老師細問之下,表示

晏子即將出使到國」,還沒去,但準備去了。

->「晏子到了楚國

->「看了看晏子」->「晏子聽了,立刻離座而起,恭敬的回答」       先「問」再「回答

 

DSC01163.JPG

這一組由第三段開始想,王看了看晏子:「你們齊國人天生都喜歡偷東西嗎﹖」

因為有「問題」就會有「回答」,所以排出第四段「晏子聽了,立刻離座而起,恭敬的回答」。

回答後,楚王的反應就是五段了。王聽完,領教到晏子口才的厲害,笑笑說......」

最後排前兩段,就不難了。

DSC01164.JPG

這一組用關鍵字來判斷段落順序

DSC01165.JPG

對於白話文,孩子排序比較沒問題,孩子可以掌握故事情節來判斷先後順序,大多無誤!

DSC01166.JPG

這一組一開始順序與其他組不同,請孩子想想每一段的「第一句話」有沒有線索可以判斷,孩子馬上重新排序。

DSC01167.JPG

考量白板掛上後,各組分段的字體仍小,孩子看不清楚。

老師拍照,並馬上上傳電腦裡,由孩子分組發表,並補充說明。

DSC01170.JPG

DSC01171.JPG

大大的字來說明更清楚。

DSC01172.JPG

DSC01173.JPG

這是白話文的展示成果。

DSC01180.JPG

拿回白板後,先在A3的下半部紙上,貼上文章。

 

 

接著,發下文言文的部分,先試著排排看,再參考白話文的內容調整段落。

相同的,排好後,大家一起合作將文章掛在黑板上。因為文章沒有黏上,必須各組合作準備磁鐵條。

DSC01185.JPG

問孩子有沒有困難?

咦?都沒有!

看看孩子的「策略」是什麼?

DSC01187.JPG

超級大抄!可愛!

DSC01190.JPG

能將文言與白話相互對照。

DSC01192.JPG

這一組維持相同的風格,關鍵字找段落。

DSC01193.JPG

很詳細!

DSC01195.JPG

 

DSC01201.JPG

最後在A3紙方上半部,黏上文言文。(能上下對照比較好)

DSC01202.JPG

完成了排序與配對,孩子對文章就了解了嗎?不,如何讓孩子對文言文有感,而且不死背翻釋?

 

請孩子將文章上下對摺,看著文言文部分就好,拿出螢光筆,最少兩色

孩子一臉狐疑,做什麼呢?

整組一起唸一句後,試著用上述活動後對文章的印象與了解,說出這句話的意思(用自己的話說)。

如果一句有兩個以上同學無法說出意思,就畫上螢光筆。接著,下一句,下一句不懂,換個顏色的螢光筆畫出來,等整篇章都讀完後,才能翻開下半部。

這時,看著上半部文言文的螢光筆部分,用相同色畫出白話翻釋。

 

這樣,對於比較沒把握或不懂的翻釋都作上記號,再讀一次,增加孩子閱讀理解能力,對於文言文不再害怕了。

原來沒有這麼難,多看幾次白話的解釋,文章串起來,文言文也懂了。

DSC01203.JPG

DSC01204.JPG

DSC01205.JPG

DSC01206.JPG

DSC01207.JPG

DSC01208.JPG

由孩子畫出來的線條,老師也發覺哪些句子對於孩子而言比較需要協助,老師可以針對這些句子再補充說明。

 

最後,回到個人,回到課本,請孩子一句句唸出來,自己說說意思,不會說的畫線,這時,不會的句子已減少。

動筆將意思抄在句子旁,這就是作筆記的功夫

P_20170220_130637.jpg

P_20170220_130617.jpg

 

P_20170220_130647.jpg

 

經由這樣的活動,希望孩子對文章已能熟悉,對原文的字句也能大略了解,不再害怕文言文的文章。

arrow
arrow

    小風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