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閱讀力         文/柯華葳(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所長)  (國語日報99年1月1日)
  提升新世代的閱讀能力,是提升國家競爭力的第一步。家庭版今明兩天邀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所長柯華葳教授,與家長和教師分享如何教導孩子透過閱讀,學會思考、自學和寫作;後天則由親職教育作家游乾桂分享他與孩子的閱讀生活經驗。期望親子能多讀幾本好書,多思考,多學習。
■自學要閱讀 
⋯⋯   閱讀是自學最佳的工具與手段,你可以隨時隨地拿起自己想要的資訊或資料,滿足求知、進修或休閒的需求。國際間看重兒童閱讀,期許他們在小學階段能掌握這個工具,就是因為閱讀是學習的手段,有閱讀能力就有自學能力。閱讀既然是手段,就必須講究方法。

■閱讀要學習 
  學習閱讀,可分為學習閱讀所需要的「能力」,以及透過閱讀學習「知識」兩部分。理論上,小學三年級以前要習得閱讀所需要的能力,包括識字、基本文體概念和理解。當幼童認出街上、電視上的商標或符號,也認識一些字的時候,是閱讀的開始。此時他打開書本閱讀,主要以讀圖來理解書的內容。緊接著,他開始辨認字,碰到不認識的字,會依已認識的字來讀,例如只讀字的一邊,把「廣」念成「黃」;或由形體的相似性來認新字,例如將「缸」念成「紅」等。孩子看似隨意念字,其實已認識不少字,可以閱讀適合他的程度的文章。閱讀對他來說,是幫助他肯定由聽與觀察所得到的知識。這些都是在學習閱讀。
  大約小學四年級,孩子可以透過閱讀學習。他不只吸收事實,漸漸的可以閱讀一篇呈現不同觀點的文章,或針對一個議題以不同觀點寫的多篇文章。孩子不但透過閱讀增加知識,也增加自己對一件事物不同的看法。當孩子更年長,不但能吸收新知,也會利用已知來分析、綜合及批判所讀到的文章。這就是所謂的「透過閱讀學習」。
  臺灣政府與民間推動閱讀已有一些時間,對於幼兒和低年級兒童閱讀風氣和能力的提升有目共睹。然而因知識的多樣性,閱讀發展並不是獲得基本閱讀能力以後,就從此一帆風順,孩子要繼續閱讀,以習得如何透過閱讀學得知識。會閱讀的國民,可以迅速掌握新訊息,分析、綜合及批判,成為新知。這也就是為什麼說「國民的閱讀力是國力的展現」。
  要特別提醒的觀念是,閱讀不是國語(國文)科的專利。以國際教育評鑑委員會(IEA)所策畫的「促進閱讀素養研究」(Progress in Reading Lit-eracy Study,PIRLS 2006)中的閱讀測驗題為例,題本中有兩類文章,一為故事體,一為說明文。說明文內容包括自然科學、太空知識、各種手冊以及人文社會現象的描述,而且說明文中都帶有訊息豐富的圖或表。由PIRLS文章可以看出,作為現代公民不但要能欣賞文學作品,也要能透過閱讀吸收不同類型學科的知識,包括為工作閱讀、為公民職責閱讀等。

■閱讀要思考 
  基於文字所表達與記錄的抽象性,閱讀後的思考扮演很關鍵的角色。閱讀與思考是一體兩面。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以「摘要」為例,學生讀完一課課文以後,會被要求作摘要,以表示其理解程度。然而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許多老師和父母反映,孩子讀過以後,卻說不出要點。
  摘要,顧名思義是摘取重要訊息,過程包括刪去重複處、比較重要及不重要的語詞或句子、把重要的重組,最後簡單扼要的說出或寫出摘要。這個過程是一個思考的歷程。因此,讀完一篇文章,至少需要一些時間將所讀的消化、整理。一讀完就被要求說出重點,若不是文章極短,就是學生前一天在家預習過。
  不少家長觀察,最常見的預習就是把參考書中的摘要記起來,第二天背給老師聽。但很顯然的,說得出摘要的學生不一定知道怎麼作摘要。若能教導孩子上述摘要的方法,孩子經過練習,並且對所讀材料有某種程度的熟悉度以後,他們去蕪存菁、說出要點的能力也就指日可待。

■思考需要時間 
  「大量閱讀」在學校掀起一陣旋風,老師和家長都樂於報告學生閱讀的數量。有家長說,他的孩子已經念一千本書了,而這名孩子才四年級。我計算了一下這個孩子若從五歲開始獨立閱讀,大約一年讀兩百本,一天半讀完一本。我還聽過更厲害的小孩,一個下午在圖書館讀完十幾本書,並且逐本寫完學習單。以這樣的速度,加上翻頁和借書、還書也要用去不少時間,是否真的有「思考」?
  在PIRLS 2006國際評比後,很多老師問,在四十五個國家和地區中,我們怎麼只排名二十二?顯然翻過書不等於閱讀。閱讀需要思考,思考需要時間。就像摘要需要時間思考,才得以適切的捉住重點。

■新年新希望 
  多讀幾本書是好的,若讀過後能想一想會更好。更勝者,若老師常示範,並引導學生摘要、預測、提問、作筆記的思考歷程,必能幫助學生閱讀時有更深的體會與理解。新年新希望,願大家養成一個習慣,讀完一本書、一篇文章,合上後,安靜想一想,書在說什麼,才把書放一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風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